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  • 首页
  • 热点
  • 焦点
  • 探索
  • 娱乐
  • 知识
  • 休闲
  • 当前位置:首页 > 综合 > 南方日报头版关注!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:经济总量攀升,年均增长15.9%

    南方日报头版关注!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:经济总量攀升,年均增长15.9%

    发布时间:2025-09-13 06:54:30 来源:蓬赖麻直网 作者:焦点

    伶仃洋畔,南方年均风起云涌。日报

    本月上旬,头版特区珠海108个“海上新基建”项目发布;不久前,关注全球首创的珠海周年总量增长“湾区伶仃号”下水,全国首个现代化海洋牧场“标准海”样板区投产。经济建立经济45岁的攀升珠海经济特区,在浪潮翻涌中,南方年均澎湃青春活力。日报

    1980年8月26日,头版特区珠海经济特区正式建立,关注全新的珠海周年总量增长篇章从此开启。

    45年来,经济建立经济珠海凭借敢闯敢试的攀升气魄胆略,坚定不移走深化改革之路、南方年均协调发展之路、人民共享之路,创下众多意义深远的“中国第一”。

    45年来,珠海经济总量从2.61亿元增加到4479亿元,年均增长15.9%,排名由全省第17位跃升至第6位;人均GDP居全省第二,仅次于深圳。

    新的起点,新的未来。珠海将大力弘扬改革开放精神、特区精神,让中国式现代化在改革开放前沿绽放出夺目光彩,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、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,努力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样板。

    李建束 摄

    改革之路▶▷

    以率先之举擦亮特区金字招牌

   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。珠海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“重要窗口”和“试验平台”。

    今年4月,珠海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会议,提出100项重点改革举措,拿出“吃改革饭、走开放路、打创新牌”的特区态度,力争推出一批全国首创、极具特区辨识度的改革举措,擦亮特区改革“金字招牌”。

    经济特区设立,始于改革。特区精神延续,要靠改革。

    回首来路,珠海经济特区从“一条街道、一间粮店、一座工厂、一家饭店”起步,创下意义深远的多个“全国第一”。

    开办第一家中外合作酒店石景山旅游中心;发行中国境内第一张信用卡“中银卡”;建设中国第一个跨境工业区珠澳跨境工业区;率先实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“五个统一”;开创“科技重奖”的先河。

    一系列“首创”,拉开了时代变革的大幕。45年间,珠海以开拓者、实干家的精神,当好重要窗口、试验平台,在经济体制、法治建设、开放体系、区域协调、民生改善等各个领域,打造出一批立得住、叫得响、推得开的改革成果,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、探索者和践行者。

    和谐之路▶▷

    数十年坚守迎来别样花开

    中国式现代化,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。珠海经济特区,从一开始就选择了经济与环境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。

    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产品与服务发布会(珠海专场)暨珠海云上智城产业发展大会现场。程霖摄

    今年4月,珠海召开了一场特别的高质量发展大会,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确定为着眼未来的战略之举,并着重部署“云上智城”等新质生产力项目。

    这既是源于当前全球科技革命的浪潮,也基于珠海沉淀数十年的“科创基因”和“良好生态”。

    特区创办之初,该怎么建?往哪里走?“摸者石头过河”的珠海,立足自身独特的条件,选择了与众多城市不同的道路——生态立市、环保先行,摒弃粗放增长、坚守高科技产业。

    45年的风雨历程证明,珠海的选择,终等来别样花开。

    因为埋下“科创种子”,珠海为今天的科技革命浪潮打下了产业基础,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为主的“4+3”支柱产业群,2024年其规模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近八成。

    珠海高新区。朱高宣

    因为守住“青山绿水”,珠海为中国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鲜活的样本,全国首批环保法规、“八个不准”环保铁律,保障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。珠海,在实践中探索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。

    共富之路▶▷

   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

    中国式现代化,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。珠海经济特区,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、发展依靠人民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。

    45年来,经济特区范围从6.81平方公里发展到1725平方公里陆地、9348平方公里海域,人口规模从36.5万人增至超251万人,经济总量实现千倍飞跃。

     曾遥 摄

    “活力之城、创新之城、美丽之城、共富之城”的果实,逐一落进普通人的生活。

    2024年,全市科技、教育、文化、卫生等9项民生支出高达434亿元,人均民生支出位居全省第二,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.73万元。

    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,正是珠海的幸福密码。

    一场考试,照见学有优教。轮椅男孩王文琪,在一个人的考场顺利完成高考。个体关照背后,更有珠海首推12年免费教育、学位攻坚、率先引进顶尖高校合作办学的魄力。

    一张房卡,圆了安居梦想。50多岁的黄英锦,在退休时等来一张“安居”证,全家人住进新房。探索宅基地改革制度试点、现代乡村治理,保障和改善民生,珠海从未停止。

    一份保障,托起生活信心。一份“大爱无疆”,是全国最早“惠民保”模式的尝试。让万千普通人看得起病、有社会保障,是珠海给人民托底的安心。

    “珠海经济特区45年的发展史,就是一部不断求索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奋进史,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,再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,珠海的探索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价值。”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周林生说。

    • 上一篇:致敬!广东一批单位和个人获无偿献血“国家级”表彰奖励
    • 下一篇:白宫经济顾问:美联储货币政策不应受政治力量影响

      相关文章

      • 印度公布首艘核动力航母研制时间表:计划2037年正式服役,还将研发六代机,希望2030年有62架“阵风”战斗机服役
      • 我市“95后”科幻文学新星举办签名售书活动
      • 我市企业“节水贷”实现“零的突破”
      • 中国网络媒体论坛采访团走进贵港
      • 主要产油国10月将继续增产
      • 市领导到港北覃塘开展系列专项治理调研活动
      • 我市企业“节水贷”实现“零的突破”
      • 时政简讯(3月15日)
      • 中国银行原党委委员、副行长林景臻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审查调查
      • 桂平市木乐纺织服装产业园区建设进入冲刺阶段

        随便看看

      • 石破茂黯然下台 自民党“双少数”困局谁来破?
      • 【周日特刊】一个摄影师与一座城市的烟火
      • 港北区:特色产业链点燃新质生产力引擎
      • 中国网络媒体论坛采访团走进贵港
      • 客都卫士风采录⑧丨梅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刑庭副庭长曾园芳:把“刚柔并济”写进司法答卷
      • 我市举办展示会推广水稻智慧农场技术
      • “抖音足球嘉年华”广西站交叉预选赛圆满结束
      • 我市部署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工作
      • 超300名韩国人在美被抓 两国各执一词 一文梳理韩美“罗生门”
      • 市委政法委召开今年第2次全体会议暨委员述职会议
      • Copyright © 2025 Powered by 南方日报头版关注!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:经济总量攀升,年均增长15.9%,蓬赖麻直网   sitemap